站内搜索 :
搜索

质量评估

通用分类
这是描述信息

普通本科专业人才培养方案修制订原则意见

摘要:

普通本科专业人才培养方案修制订原则意见

摘要:

分类:质量评估

发布: 2024-05-09

  • 下载
详情描述

各教学单位:

    人才培养方案是组织教学过程、安排教学任务、实施教学评价、进行毕业审核的主要依据,是学校办学理念和培养特色的具体体现,是实现学校人才培养目标和保证教育教学质量的纲领性文件,对于本科人才培养方案的修制定工作,现提出以下原则意见。

     一.指导思想

     全面推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进教材进课堂进头脑,积极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积极构建“思政课程+课程思政”大格局,把课程思政建设作为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关键环节,在开出的各类课程和采用的各种教学方式中,充分发掘蕴含的思想政治教育资源,充分调动社会力量和资源用于学校思政课、课程思政和日常思政教育活动。

     坚持育人为本、德育为先,能力为重,全面发展,推进全员、全过程、全方位“三全育人”的育人格局。传授基础知识与培养专业能力并重,强化学生职业素养养成和专业技术积累,将专业精神、职业精神和工匠精神融入人才培养全过程,实现德智体美劳五育并举。

完善融合知识学习与人格培育为一体的人才培养体系,在“突出德育实效、提升智育水平”的同时,“强化体育锻炼、增强美育熏陶、加强劳动教育”,在人才培养方案中落实相应课程和学分。

     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体现“善学习、会思考、能工作、懂文化、明是非、有担当”的人才培养目标,致力于培养适应能力强、实干精神强、主动意识强的优秀应用型人才。

     以产出导向为理念,进行人才培养体系建设,以毕业要求为准绳,综合评价培养质量,以完善的课程体系、课程教学、考核评价体系实现对毕业要求的支撑。

     二.修订原则

    (一)坚持育人为本,促进全面发展

     全面落实党的教育方针,坚持育人为本,德育为先,把人才培养作为根本任务,把思想政治教育摆在首要位置。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为核心,把理想信念教育、爱国主义教育、公民道德教育和基本素质教育融入教育教学全过程。

    (二)坚持标准引领,确保科学规范

     以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类教学质量国家标准为基本遵循,贯彻落实党和国家在专业培养目标、培养规格、课程设置、教学内容、学时学分等方面的政策要求,优化安排好通识教育课和专业课、理论课与实践课的比例,精细设计教学实施进程,充分对接职业和工作岗位标准和行业技术标准。课程体系的构建既要有利于提高学生的工作岗位适应性,又要充分考虑学生的可持续发展。增强专业人才培养方案的科学性、规范性和可操作性,拓宽学生成长成才通道。

    (三)坚持学生中心,突出产出导向

     坚持学生中心、产出导向、持续改进的理念,以学生成长、成才为中心,在夯实学生专业素养的同时,支持学生自主构建交叉复合知识结构,提升学生创意思维、创新意识、创业能力、创造精神,促进学生全面发展与个性成长。

     推动管理协同、科教融合、学科协同、产教结合、国(境)内外合作,构建交叉融通的人才培养模式,探索人才培养创新改革,提升学生跨学科对话、跨领域研究、跨国际视野的能力,推动跨学科人才培养。围绕专业建设、培养目标、培养规格、培养途径等方面,凝练办学特色、凸显办学特质、打造品牌亮点,形成具有深厚“浦江印记”的办学风格、办学文化、办学理念、办学传承,不断更好满足地方高质量发展需求,更好满足学生个人全面发展需求,形成学校本科教育工作错位竞争优势,夯实教育教学工作长远发展坚实基础。

    (四)坚持知行合一,加强产教融合

     坚持理实一体、工学结合、知行合一,通过产教融合、校企合作、将创新创业教育与专业教育有机融合。加强理论与实践的衔接,构建多层次、立体化、开放性的实践教学体系。可将学生参加学术讲座、学术会议、国(境)外交流、创新创业训练、学业竞赛、社会实践等要求有机融入培养方案。

    (五)探索数字赋能,培养终身学习能力

    落实国家“推进教育数字化,建设全民终身学习的学习型社会、学习型大国”的战略方针,积极探索数字教育“新环境、新体系、新平台、新模式、新评价”体系,培养学生信息素养,将人工智能、智能技术融入课程之中,实现对传统课堂的改造和革新适当调整专业知识结构,大力支持运用“大数据+”“人工智能+”“互联网技术+”等现代信息技术开发跨学科(跨学院)交叉融合课程、产教融合课程、科教融合课程。大力推进数字化赋能学生个性化多元化学习与成长,培养学生终身学习能力,向更高层次的优质均衡发展。

    (六)对标一流专业,坚持特色发展

     坚持高标准建设,对标一流专业进行人才培养方案设计、实施和突破,着力提升课程、师资、教材、评价和就业质量。立足专业办学实际,在坚持人才培养规范性与多元性统一的基础上进一步探索教学改革,推动专业特色发展。

     三、修制定要求

    (一)清晰表达培养目标

    各专业应加强对不同层次、不同类型、不同发展阶段的相同、相近专业培养目标的调研分析,克服同质化倾向,找准自己的专业目标定位、服务面向定位、培养类型定位,提出既有别于学术性、研究性人才,也有别于高职类、技能类人才的培养目标,做出清晰的表达。

    (二)明确培养要求

     根据教育部公布的本科专业类教学质量国家标准,结合专业定位和培养目标,进一步明确并优化知识、能力、素质要求,使之有落实、能度量、可评价。

    (三)概括专业特色

     凝练专业培养方案、课程体系和培养模式的特色,避免过于空泛。

    (四)梳理核心课程

     对照教育部公布的本科专业类教学质量国家标准,进一步梳理明确本专业的核心课程。核心课程一般可设置10-14门,课程名称应尽量规范化。作为应用型本科专业,在核心课程开设上允许有所调整,但必须能对调整给予充分且合理的解释。专业核心课程设置符合国家标准,专业核心课程时序关系合理;课程群(或模块)方向明确,设置合理,相关性强。

    (五)优化课程体系

     以工程逻辑和从业要求为导向,突出“专业与产业、理论与实践、创新与创业”的关联交融,突出课程模块的复合结构,优化课程体系,迭代重组课程内容,实现内容改革从“表面修补”向“调筋动骨”的转变。

     注重课程设置的科学性、有效性及其逻辑性,力求主线突出、知识整合、能力进阶,克服知识碎片化、小学分课程过多、选修模块和选修课程过少,以及因人设课、内容重复等现象。课程要努力体现教育性、实用性、丰富性、前沿性、思辨性、研究性和艺术性。一是更新课程建设理念,凸显时代与应用特征。二是重构课程体系,加大实践课程比例。三是拓宽课程实施路径,构建校内校外、线上线下一体化的开放课堂。

    (六)优化实践类课程安排

     根据专业实验、实训室建设规划和现有实训条件,整合实训资源,重构实验实训课程安排。按国家相关要求,人文社科类专业实践教学占总学分(学时)不低于20%,理工农医类专业实践教学比例占总学分(学时)比例不低于25%。

    (七)提高课程挑战度

     围绕“应用”进行课程建设,优化课程体系,消灭“水课”,建设“金课”,以学生能力达成为导向,淘汰“水课”,打造有深度、有难度、有挑战度的“金课”,加强质疑、批判、思辨和知识应用能力的培养,激发学生的学习动力和专业志趣。

    (八)注重专创融合

     强化专业教育与创新创业教育有机融合,各专业应充分挖掘现有专业课程中的创新创业元素,通过教学理念、内容、方法、考核评价的改革创新,在专业培养中融入创新创业教育,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强化创业意识,提升创新创业能力。

    (九)加强课程思政、优化矩阵图

     充分发挥各类课程的育人功能,根据不同专业人才培养特点,合理设计思想政治教育内容,将知识传授、能力培养与理想信念、价值理念、道德观念教育有机结合,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

     认真梳理各课程(含实践环节)与知识、能力、素质培养要求的直接关联,特别是要拓展课程与素质对应关系的认识。课程(含实践环节)是教育思想、教育目标和教育内容的主要载体,不仅承载着知识传授、能力培养的功能,也承载着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的任务。

    (十)强化企业家精神培养

     在全校各非管理类专业人才培养方案中嵌入6个学分的“实用工商管理”系列课程模块。使学生在掌握本专业系统理论知识、专业技能的基础上,能够了解企业运营基本模式,熟悉企业管理基本规律,扩充学生实用工商管理知识,将专业知识能力与企业运营管理相融合。

    (十一)加强劳动教育

     开设劳动教育通识必修课(2学分,32学时),各专业结合自身学科专业特点开展劳动活动,明确主要依托课程,围绕树立正确的择业就业创业观,以实习实训、专业服务、义务劳动、公益志愿活动、社会实践、勤工助学为主要内容,促进学生增进劳动意识,积累劳动技能和职业经验,提升就业创业能力。

    (十二)加强美育,推行美育浸润行动

     开设美育通识必修课(2学分,32学时),同时将美育融入教育教学活动各环节,实现提升审美素养、陶冶情操、温润心灵、激发创新创造活力的功能,以美育浸润学生,全面提升学生文化理解、审美感知、艺术表现、创意实践等核心素养,丰富学生的精神文化生活。积极探索构建以审美和人文素养培养为核心、以创新能力培育为重点、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发展和艺术经典教育为主要内容的公共艺术课程体系。

    (十三)强化体育锻炼,增强学生体质

     在第一到四学期开设大学体育课程的基础上,结合体育项目课程、体质健康监测课程、九式太极拳、太极推手等特色体育课程,进一步优化构建我校体育课程“四年不断线”的课程体系,以增强学生体质,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全面发展。

    (十四)加强职业生涯规划教育

     把职业生涯规划教育贯穿培养全过程,应依据专业特点、各年级学生实际情况和具体需求,以提升学生全面发展和终身发展能力、提升学生学业和职业规划能力、逐步建立起适合自己未来发展的职业生涯规划为目标。

     职业生涯规划课程不低于2学分,课程教学内容应力求科学性、实践性和系统性的有机统一,注重理论联系实际,注重实效性和针对性,包括但不限于以下要求,一是针对低年级学生强化专业志趣和学业规划教育;二是针对中高年级学生强化专业实践和学业发展教育;三是针对毕业年级学生强化就业创业指导教育。

    (十五)均衡学习量

    各学期学习量控制在每周22-24课内学时,最多不超过28学时。科学合理安排基础课、专业基础课、专业课及实践教学的学期分布;注意课程性质、难易程度的搭配;适当增加学业挑战度;每学期考试课程不超过5门。

    (十六)突出能力主线

     强化能力导向,突出“理实”一体,聚焦本专业的核心能力,在设置四年不断线的集中实践环节的基础上,进一步围绕核心能力,形成环环相扣、循序渐进、螺旋上升的实践能力进阶,培养练就学生的高阶能力。

     (十七)自主项目课程

      设置自主项目课程(8学分),包含第二课堂类(4学分)、公选兴趣课程类(4学分)两个选修模块构成。

      四、培养方案框架结构及具体要求

     (一)专业简介(突出专业特色)

      专业简介的内容主要包括专业所属学科、本专业的历史沿革、人才培养的基本条件,如师资队伍、实验实习平台等,需要强调专业的优势和特色,特别是能反映专业核心竞争力的具体特征。

      (二)培养目标

      基于学校“着眼社会与业界现实需求,激发学生学习、探究和参与的积极性,培养适应能力强、实干精神强、主动意识强的技术应用型人才”的办学定位,凝练专业人才培养目标,符合学校办学定位及专业基础和学科特色,主要说明该专业需要掌握的学科基础理论、专门知识和基本技能,达到知识、能力、素质协调发展。工科专业需结合相关专业认证标准,其他专业应根据学科和专业发展状况,科学合理的定位本专业人才培养目标。

培养目标与国家要求、社会需求及学校定位的吻合,培养目标准确、鲜明,培养方案制定程序规范严谨、科学,培养方案论证充分,培养方案制定修订过程中有企业行业专家参与。

      (三)培养要求

      参照教育部公布本科专业类教学质量国家标准,结合本专业的人才培养目标和特色,对知识、能力、素质三个方面进行科学表述。

     (四)主干学科与交叉学科

      参考《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目录》。

     (五)专业核心课程

      参考《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类教学质量国家标准》。

     (六)主要实践环节

     (七)标准学制及授予学位

      标准学制:四年制(五年制)

      授予学位:(参考学校专业目录)

     (八)毕业学分要求及学位授予条件

      人文社科类专业总学分仍控制在165学分左右,理工类专业控制在168学分左右,五年制控制在210学分以内。

       毕业基本要求:在规定的学习年限内完成本专业培养方案中规定的全部内容,修满要求的各类课程学分,达到最低××学分,德、智、体、美、劳达到毕业要求者,准予毕业。

       学位授予条件:本专业毕业生,符合《中华人民共和国学位条例》和《南京工业大学浦江学院本科学士学位授予办法》有关规定者,授予××学士学位。

      (九)课程体系结构及学分比例

      (十)指导性教学计划进程表

      (十一)课程(环节)与培养要求对应矩阵

      (十二)学程安排表

      (十三)人才培养方案论证材料

      (十四)校企合作课程实施方案(有校企合作课程的专业填写)

      五、几点说明

     (一)各学期教学(含考试)周数一般为18-20周。各专业根据人才培养进度、课程的连贯和学时的平衡统筹确定每学期的学分数。除集中实践教学环节外,教学计划进程表中周学时一般控制在22-24学时/周,最多不超过28学时;因校企合作需要,相应学期的周学时可酌情减少。

     (二)课程编码:课程编码共9位,一门课程具有唯一编号。

     (三)学分计算办法:学时学分的折算办法按照理论教学每16学时计1学分;体育课课内教学每32学时计1学分;原则上集中实践环节(认识实习、生产实习、工程训练、电工电子实习、课程设计、毕业论文)2周计1学分;入学教育1周、毕业教育1周不计学分;

南京工业大学浦江学院教务处

                               2024年5月9日

 

 

Copyright © 2014 南京工业大学浦江学院 All Rights Reserved.    电话:025-66205046    苏ICP备14022341号-1 网站建设:中企动力南京